政务新媒体的“媒介融合”

作者: 来源: 2017-04-07 10:24:48

 

根据对903个全国部委和地方政府网站的评估,目前已有三成政府网站开展数据开放及应用工作;融合化服务有效推进,微博、微信、客户端及其他第三方平台为移动政务服务提供多样化途径。(来源:人民日报)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广义上,“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狭义上,媒介融合指不同媒介形式的结合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以手机媒体为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融合的加强 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相继问世,这一方面反映了报刊广电媒体对手机网络传播新高地的抢夺,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报刊和广播电视以信息技术为中介,借助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传输手段,使得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就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特别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上瓦解了不准私人办媒体、禁止异地监督等政策规定。一些微博大V,动辄几十万、成百万乃至上千万粉丝,甚至办起了微刊、微电台,网上视频更是异常火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平面媒体甚至广播电视。现在,几乎所有商业网站都在违规采编、转载新闻,而关于公职人员、新闻从业者微博管理规定,稍加变通,即可规避,形同虚设,几无作用。

当前,个别网民利用网络发泄私愤、造谣传谣、误导公众,甚至侵害他人隐私、实施网络犯罪;一些所谓网络精英借助敏感事件,恶意攻击现行制度,指责抹黑党和政府,甚至煽动公众颠覆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一些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白天种公家田,晚上种私人地,通过隐姓埋名、化名注册,把不能在自家媒体上公开发表的稿子,转而发到网上,甚至卖给一些网站赚钱收费。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必须依法管理。如果总不较真、听之任之,势必形成“破窗效应”,放纵和加剧网络舆论乱象。即使对那些强势媒体、知名网站和名人博主、微博大V,在管理上也必须敢于碰硬,该警告的警告,该禁言的禁言,该关闭的关闭。只有将包括网络在内的新兴媒体,像现实社会一样依法管理起来,才能为我所用、不受其害,也才能还公众一个规范有序、文明健康的网络世界。

网上“意见领袖”代表了相当数量拥趸的心声,公众关注度高,对网民情绪和网络舆论影响很大。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手段,转化、扶植和培育一大批理解、认同、赞成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来影响网民、引导舆论。同时,要倡导党员干部上网、开微博,替党和政府说话,培养我们自己网上的“说话领袖”,占领新媒体这一新的舆论阵地。

尽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个舆论场客观存在,甚至此消彼长,但一时谁也还很难把谁吃掉,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依然还会共生共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频繁互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可偏废,必须打通两个舆论场,同奏时代主旋律,聚合发展正能量。

推动两个舆论场“同频共振”。策动两个舆论场齐唱“同一首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的“兴趣点”,大到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国家内政外交决策,小到百姓安危冷暖、人间社会百态,只要戳到“兴奋处”,都能形成同频共振的舆论场,发展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即使在一些公共危机形成的舆论狂潮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其中的理性光芒,放大其中的正面声音,因势利导,正确应对,就能汇涓涓细流成大江大河,让主流舆论响亮有力。

要主动拆除对网络、网民的 “心理隔膜”,既不能因为网上舆情的“草根”而藐视之,也不能因为网民对政府的“习惯性质疑”而排斥之,更不能因为担心沾惹是非而装聋作哑。只有把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情作为现实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系,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勇于正视、敢于担当,及时回应、积极作为,才能赢得民心、赢回信任。大量政务微博的诞生,就是政府主动利用新媒体、搭建起的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虽是尺幅之地,却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关注度高,发挥着发布信息、解读政策、解答疑问、提供帮助的大作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党和政府在微博上经常处于被动的尴尬局面。

媒体竞争主打新闻,舆论引导“内容为王”。只有受众爱看爱听、愿看愿听,才能实现有效传播。主流媒体应当清醒认识到,“不是群众抛弃了你,而是你远离了群众”。主流媒体不能做埋头沙子的鸵鸟,而要敢于直面社会热点、舆论焦点。传统媒体还要加快向新媒体进军,办好官方网站,开通官方微博,畅通权威信息发布渠道。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3-2017  财通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kefu@caitongshe.cn